北京地铁票价调整引发争议
-
北京地铁票价调整引发争议:专家倡导“差别化” 市民吐槽“不坐地铁没发言权”
最近,北京市政府印发进一步加强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工作方案,提出将制定高峰时段票价差别化方案。对此,中国工程院研究员张彬表示,北京从2007年开始实行单一票价,导致大量市民“有事没事都坐地铁”,希望通过票价调整引导市民合理出行。
然而,张彬的言论引发了广泛争议。许多网友批评他“不坐地铁没有发言权”,吐槽拥挤的地铁根本不是一种享受。一些网友更直接地说,“为什么不把专家请回老家去为北京交通做贡献?”
面对舆论压力,张彬在接受采访时解释称,他的原话并非指责市民乘坐地铁玩乐,而是希望通过提高票价后引导部分乘客选择公交出行或错峰出行。他强调自己坐地铁的频率远大于开车,也深切感受到北京地铁拥挤的现状。
据了解,目前北京地铁日均客运量已达10,000万人次左右,全国客运量最大。高峰时段拥挤程度堪比“公交车”。张彬坦承,在高峰时间很少有乘客会因为涨了一块钱而不坐地铁,但未来需要改变发展模式。他建议可考虑推出游客一日券、高峰时期高票价低峰时期再降回来等措施。
这场关于北京地铁票价调整的讨论反映了中国城市交通面临的巨大挑战:如何平衡市民出行需求与资源配置?如何在保障人民群众出行便利性的同时,有效缓解地铁拥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