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意愿低迷 专家吁政策力度加码
-
生育率低迷成“长期顽疾” 专家吁加强政策力度迎未来挑战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调查显示,中国女性生育意愿持续走低。90后、00后的生育意愿尤其低,分别仅为1.54个和1.48个子女,远低于2017年及2019年的平均水平。
专家分析指出,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压力是制约生育的主要因素。出生率的低迷根源于缺乏经济动力,生育成本高昂,回报渺茫,同时女性职业发展担忧也成为重要阻碍。
“现在生养一个孩子,除了精神上的幸福感,几乎完全是付出,没有收入回报,”社会学家黄文政表示,“这与农业时代多一个小孩就多一个劳动力的情况截然不同。”
此外,许多女性担心生育会影响职业发展,遭遇母职惩罚。研究显示,中国女性每生育一个子女,工资收入就减少7%。
如何提升生育意愿?专家呼吁加大政策力度,从经济支持、时间保障、托育服务等方面入手,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国家和政府应承担更多生育负担,减轻家庭压力。”人口学者穆光宗指出,“例如提供育儿补贴,减少企业因员工生育带来的损失,让女性员工获得更平等的对待。”
中央层面出台育儿补贴制度,惠及流动人口、育龄家庭是有效措施。 社会学家何亚福建议,“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即使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加剧交汇,中国人口问题最严峻的时候还在30年之后,50年甚至更长周期之后。”
瑞典为例,70年代末期生育率降至1.60后,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孕妇权益,推广托育服务,鼓励男性参与家庭照护。经过近10年的努力,生育率回升到2.1,并在近年保持在1.8-1.9之间。
瑞典的故事告诉我们,提高生育率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而成果又十分脆弱容易反复。当下所做的一切都将是对未来的积极准备。